海外华人听闫桉新歌急哭了!汽水音乐打不开的痛,我懂
昨晚临睡前刷朋友圈,看到国内闺蜜发了条闫桉新歌链接,配文“这声线听得我枕头都哭湿了”。我兴冲冲点开网易云,结果屏幕上冷冰冰一行字:“因版权限制,您所在地区无法播放” —— 那一刻,我真觉得自己的泪也要变成水做的梦了,不过是气的。
说真的,你们能想象吗?明明和国内朋友听着同一片Wi-Fi信号,他们在那头跟着闫桉的副歌“心跳音符 共振”,我在这头对着加载失败的灰色按钮干瞪眼。最扎心的是,闺蜜还特意微信问我:“听了没?那段‘泪是水做的梦’的转音绝了!” 我只能回个苦笑表情包——难道要我说,我连前奏都没听见?
其实去年追选秀节目时我就发现这事了。当时为了给闫桉投票,我硬是拉着温哥华的表妹一起研究怎么绕过地域限制。她一边吐槽“追个星比写论文还难”,一边突然指着屏幕说:“姐,你看这歌词‘当沉默凝成旋律的私语’——像不像在说我们这些海外党?” 还真是,我们和喜欢的音乐之间,隔着的何止是太平洋。
我查过数据,像我们这样被版权卡脖子的海外华人至少有6000万(来源:2023海外文娱消费报告)。去年周杰伦发新专辑时,多伦多华人论坛直接炸锅,有人甚至开玩笑说“要不组团包机回国听歌算了”。当然这是气话,但那种“被排除在文化共鸣之外”的失落感,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。
写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高中时和同桌偷偷分享耳机的日子。那时候哪有什么地域限制,一首《晴天》能让我们从课间听到放学。现在科技发达了,反而一堵无形的墙把人和音乐隔开——闫桉歌里唱“最柔软的泪盛着最辽阔的梦”,而我们这些海外听众的梦,可能就先从顺利打开播放器开始吧。